天霞社區(qū)微網格員 張曉芹:退休不褪色 抗疫踐初心
天霞社區(qū)微網格員 張曉芹
今年51歲的張曉芹是一名黨員,家住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街道天霞社區(qū)天霞苑14號樓。這幢樓所有家庭情況她都一清二楚,剛剛退休的她主動到社區(qū)請纓,當起這幢樓的“管家婆”微網格員。
在網格走訪時,她要做好返鄉(xiāng)務工人員的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工作,對鄰里發(fā)生的矛盾要進行調解,對于居民反映的問題要做好登記反饋。“走訪的時候,盡我們所能,幫助居民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是我們的工作和職責所在。”張曉芹對工作充滿了干勁和信心。
當疫情發(fā)生時,她又主動來社區(qū)“請戰(zhàn)”:“我還年輕呢,我負責的這幢樓你們就放心好了,保證不出任何問題,還有別的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就讓我去”。于是,她又多了兩個身份——社區(qū)志愿者和核酸檢測采樣信息登記員。
張曉芹在核酸采樣點與社區(qū)工作者、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精準服務,充分發(fā)揮了“疏導員”、“宣傳員”、“引導員”、“講解員”的作用,彰顯了“黨員紅”、“網格紅”力量。她不怕苦、不怕累,一句“我可以”,從清晨忙到傍晚,一干就是10多小時。當崗位出現空缺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快速響應、隨時待命,令人備受感動。
核酸現場“黨員先鋒崗”的旗幟在飄揚,身穿“大白”防護服的她在閃光。負責現場核酸檢測秩序引導時,她手提小喇叭:“請保持2米距離,提前準備好采樣碼”; 網格群里有她的話語,“快來做核酸啊,現在人不多”;負責測量體溫時,她手持測溫槍認真檢查;群眾有不理解防疫政策時,她幫助解惑;身穿“大白”核酸采樣信息登記時,衣服浸濕是常態(tài)。但她用無畏詮釋擔當,用堅守踐行奉獻,展現了黨員風采。
“社區(qū)是守護居民的最后一道關口,我是天霞社區(qū)的黨員,現在家鄉(xiāng)遭受疫情侵襲,正是需要我們去奉獻的時候,希望早日戰(zhàn)勝疫情,靜待花開!”張曉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中沒有退縮,而是在困難來臨時沖在最前面為人民群眾擋風遮雨。她用行動溫暖了群眾,也為社區(qū)抗疫增添一份力量,彰顯出一名普通黨員的擔當。(張國君 單云鵬)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