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河溝挖出石羊石虎 專家:疑為明代官員墓前石像生
泰州河溝挖出石羊石虎
近日,泰州海陵區(qū)京泰路街道凌竇社區(qū)某河溝中發(fā)現(xiàn)一對石羊、一對石虎的事在當?shù)匾疝Z動。12 月 10 日下午,現(xiàn)代快報記者來到發(fā)現(xiàn)石羊石虎河溝現(xiàn)場,當?shù)卮迕穹Q這兩對石雕是上世紀 50 年代從不遠處抬到河溝中,用來搭建簡易橋所用,后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埋入了泥土中。經泰州市文物局相關專家初步認定,這兩對動物造型的石像應為古墓甬道旁石像生。據(jù)《道光泰州志》記載,凌竇社區(qū)以前曾叫 " 凌家墳 ",這明代進士凌儒的墓就埋在這里。
△挖出來的石羊 通訊員供圖
河溝中發(fā)現(xiàn)兩對石頭雕像
因村子面臨拆遷,近日,泰州海陵京泰路街道凌竇社區(qū)有村民向上級部門反映,在村里一處干涸的河床下,可能埋有一對疑似文物的石雕,請求相關部門能夠保護。
接到報告后,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在泰州市文物局的指導下,立刻采取了有針對性地搶救性保護。
80 歲的村民戴文耀家就住在河溝邊,12 月 10 日下午,現(xiàn)代快報記者來到現(xiàn)場,戴文耀熱情地介紹起相關情況。
△挖出石羊石虎的河溝已部分回填 現(xiàn)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毛曉華 攝
" 就是從這里出土的,你看這邊都挖開了。" 戴文耀說,這兩對石羊石虎大概是上世紀 50 年代村民從不遠處抬過來的,因為村里有條河溝,當時也沒錢造橋,村民們想到了這對石羊石虎,為了方便百姓過河,就將石虎先放在下面做橋墩,石羊放在石虎上,最后在上面搭建了木板方便通行。
當年發(fā)現(xiàn)石羊石虎的地方離河溝大概幾百米遠。戴文耀領著記者前往現(xiàn)場,指著一座工廠介紹," 那里以前三面都是河,就一個空地,整齊排列著石羊、石馬、石虎等。"
70 歲的潘登英正在田里忙碌,她的一番話也印證了戴文耀的說法。潘登英說,她小時候去姑媽家玩,都會從那些石雕前走過,那時候孩子們都有些害怕。" 大人們只告訴我們這些石雕和墓有關,那時候也不知道是文物。"
石像為古墓甬道旁的石像生
兩對石像出土后,經泰州市文物局相關專家初步認定,應為兩對青石石像。它們的圖案應該是一對石羊、一對石虎。
經測量一對石羊分別高 1.1 米、長 1.3 米、寬 0.4 米;一對石虎分別高 1.55 米、長 0.75 米、寬 0.46 米。
△挖掘現(xiàn)場 通訊員供圖
泰州市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楊玉新介紹,這兩對石像應該是古墓甬道旁石像生,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去世后,才會有這樣的墓葬規(guī)格。" 石像生指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獸等,這種在陵前設置石像生的做法開始于秦漢時期,此后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shù)量和取象不盡相同。泰州目前發(fā)現(xiàn)最高規(guī)格的石像生,是明朝儲巏墓前的石像生,他的石像生中包含有石人,規(guī)格較高。"
《道光泰州志》記載該地曾叫 " 凌家墳 "
現(xiàn)代快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村村民戴姓居多,多位村民回憶,凌竇社區(qū)以前曾叫 " 凌家墳 "" 戴凌村 "。" 相傳是一凌姓大戶人家將墳安在此處得名,村里戴姓祖先則是守墳人。"
泰州歷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錢成表示,《道光泰州志》有凌家墳明確地點記載,對應今天的位置就是凌竇村,而且史料記載,該處曾有兩個較為出名的墓。一個是林春墓,一個凌儒墓。
現(xiàn)代快報記者查詢發(fā)現(xiàn),林春,字子仁,初號方城,后改東城。先世福建福清,從戎隸屬泰州守御所,遂為泰州人。明代大儒,系泰州學派創(chuàng)始人王艮弟子,也是明代王學左派代表人物之一。明嘉靖十一年(1532),林春舉會試第一,中會元,授戶部廣西司主事,以后歷任吏部文選司主事、驗封司員外郎等職。四十四歲病逝,歸葬故里。
凌儒,子真卿,號海樓。泰州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癸丑科三甲第 148 名進士。授江西永豐縣令。在永豐多有惠政,擢拔為御史巡鹽兩浙。隆慶二年 ( 1568 年 ) ,凌儒升任右僉都御史,辦理山西屯鹽。曾出任巡鹽御史兩浙。
錢成介紹,明代對于官員的墓葬等級有嚴格規(guī)定," 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兩件,三品置石虎、石羊、石馬、石望柱各兩件,四品置石虎、石馬、石望柱各兩件,五品置石羊、石馬、石望柱各兩件。"
" 林春官至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僅為從五品,所以林春墓石像生不可能有石虎。" 錢成說,根據(jù)出土現(xiàn)場的石羊、石虎和村民所言的石馬等石獸分析,很可能是凌儒墓前神道兩側所置。
" 凌儒曾任右僉都御史,官制四品。加上加銜,故去世后可以享受三品墓葬等級,墓前置石虎、石羊、石馬、石望柱各兩件。" 錢成說,目前只是初步判斷,這些石雕最終的主人,可能還要等挖掘到墓志銘等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東西才能真正確定。
現(xiàn)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泰州市文物局、海陵區(qū)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海陵區(qū)文化名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正收集凌竇社區(qū)的相關文物線索,將文物的發(fā)現(xiàn)和保護工作做好。
通訊員 趙璐 王善琴 胡桂才 現(xiàn)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毛曉華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