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直播“帶貨”功夫更在頻道之外
干部直播“帶貨”功夫更在頻道之外
一場疫情,讓不少山東干部走進了網絡直播間。疫情期間,惠民、沂源、臨沭、商河、單縣、曹縣等縣的縣委書記、縣長、副縣長等領導干部紛紛走進網絡直播間,為本地土特產品代言,形成了備受關注的“縣長直播”現(xiàn)象,在減輕買難賣難、助推復工復產的同時,帶來了一股清新政風。
直播“帶貨”俯下身,讓互聯(lián)網從“線上通”到“線下情”。“好酒也怕巷子深”,干部要適應新形勢、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敢于嘗試新方法,不能總是按老套路、老方式來,要善于向年輕同志學習各地要深化互聯(lián)網思維,用好“+”號,打造“互聯(lián)網+電商+產品”,讓產品“網上通”,從而架起與百姓之間的“橋梁”,成為聯(lián)系樞紐溝通“線下情”。免費幫助貧困地區(qū)銷售“土味”產品,直播“帶貨”是助力精準脫貧一個非常好的契機,是創(chuàng)新扶貧的一次創(chuàng)舉,確實值得點贊,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為百姓服務”。
直播“帶貨”沉下心,與老百姓從“面對面”到“肩并肩”。今年賣蘋果,村民男女老少齊上陣,有的盯在電腦前面接單,有的守著冷庫挑果,有的裝箱、封箱、裝車,這種同甘共苦的勁兒,才是真正與百姓從“面對面”到“肩并肩”。通過直播、互聯(lián)網等手段,讓干部的感情與群眾的感情融為一體,讓他們感受到群眾最直接的需求是什么、最大的困難在哪里,他們就會針對問題實實在在地去解決,就不會高高在上、想當然了。疫情期間,直播是個很好的助農策略,干部走進直播間以誠相待,網友一定會買賬。官員變成“推銷員”在贊譽中也夾雜一些作秀式的調侃,但是只要是從群眾福祉出發(fā),只要傳遞的是正能量,這就未嘗不可。
直播“帶貨”干實事,上下聯(lián)動從“老套路”到“親清平”。官員成了“推銷員”已然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要讓蘋果紅,別讓縣長紅”,是干部對沂源的環(huán)境和產品的底氣;內蒙古旗長代言的敖漢小米,使得敖漢迅速躥紅,敖漢旗也成為了電商脫貧的領跑者之一;清遠各地農業(yè)局局長紛紛為特色農產品代言,“清遠鄉(xiāng)村style”火起來了。這不僅體現(xiàn)了官員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與時俱進,更是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幫助和造福農民群眾的有效舉措,彰顯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當起了流量“官員”的同時更是滿滿的正能量,從“老套路”轉變成“親清平”的新型政商關系。
官員“代言”土特產,更應該看到為人民服務的正能量,同時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應該反思的是如何保護農民生計、保障市民菜籃子的長期命題,如何幫助農村群眾做好“代言”后的工作,如何幫助他們提升農產品在市場搏擊,把功夫放在頻道之外,最終成為市場的贏家才是最重要的工作。(文/曹瑞曉)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