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值得去的國家,竟然是它?
2024年去哪里耍?
Lonely Planet給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在其去年年底發(fā)布的50個2024年度最佳旅游目的地中,蒙古國位列第一。
在固有的印象中,蒙古國就是蒼茫的草原和吹不盡的北風,但專業(yè)的旅行編輯卻告訴大家,“對于尋求廣闊空間、戶外探險及獨特文化的人來說,蒙古可以提供多元選擇”。
無論是欣賞烏蘭巴托圖們埃赫舞蹈團,近距離觀看鄉(xiāng)村那達慕比賽,還是品嘗草原游牧家庭的傳統(tǒng)蒸餃晚餐,或騎上蒙古馬進山游覽,蒙古國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體驗。
正在消失的“最后一片凈土”
世界上有太多地方被稱為“最后一片凈土”,蒙古國也是其中之一。
荒涼、原始、淳樸,是對蒙古國常見的觀看視角,但其實它最吸引人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共鳴,是人類最本原的生命力。
“有時候,我感到與城市文明完全隔絕,被蒙古的荒野擁抱著。動物和人類之間存在著一種富有想象力的共鳴……我在戈壁遇見一位老人,他的琴聲能讓駱駝哭泣;布里亞特喇嘛會唱一首古老的歌曲,把狼喚到他的門前。”攝影師哈米德·薩達爾-阿夫卡米曾用一段話概括蒙古國的兩面——草原與戈壁。
蒙古國的戈壁地區(qū)與中國相連,是亞洲最大的沙漠,埋藏著恐龍的遺跡。 美國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在蒙古戈壁巴彥扎格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顆恐龍蛋和完整巢穴。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400種恐龍中,有80種來自蒙古南部。
獵鷹人和馴鹿人則是蒙古國文明的“活化石”。
2014年曾有一張照片瘋傳全球網(wǎng)絡——年僅13歲的哈薩克族少女Aisholpan頭戴厚皮帽,身穿哈薩克族傳統(tǒng)服飾,她站在雪山之巔,將一只雄鷹拋向天空……這張照片后來也成為了紀錄片《女獵鷹人》拍攝的最初動機。
影片跟蹤記錄了蒙古國少女Aisholpan成為獵鷹家族12代傳人中第一位女性獵鷹人的故事?!都~約時報》盛贊其塑造了一位具有異域風情的流行文化女英雄。而導演在后續(xù)的采訪中談到,這位少女在零下50多度的嚴寒中,背著獵鷹于西伯利亞齊膝深的雪地中跋涉,展現(xiàn)出無比的自信和勇猛。
獵鷹不是寵物,它們是獵鷹人冬日狩獵的伙伴。 這種身形巨大的猛禽,翼展長達2.5米,俯沖速度可達300公里每小時。獵鷹人攀爬峭壁捕獲雛鷹,從小馴化其狩獵野兔、狐貍甚至鹿,并在六七年后將其放歸自然。這種純真的友誼在呼嘯的風雪中綿延了3000多年。
對于來到蒙古的觀光客來說,蒙古金鷹節(jié)是觀看獵鷹人狩獵的絕佳場合。 該節(jié)日每年于10月舉辦,至今已延續(xù)了20多年,是蒙古國最大的獵鷹活動,每年有百余位選手攜鷹盛裝出席。
蒙古語中,馴鹿人也稱查坦人,他們和不久前替哈爾濱文旅“出戰(zhàn)”的鄂倫春族一樣,以飼養(yǎng)馴鹿為生。
查坦人聚居在蒙古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的偏遠森林深處,總人口不過200人、幾十戶,那里的冬天溫度可低至-50°C,濕氣滯留常常形成濃霧。
馴鹿是查坦人日常生活的中心,也是他們的文化認同和精神寄托。 查坦人追隨著馴鹿群遷徙,差不多每兩個月就要變換駐扎地。孩子們從小就騎在馴鹿身上,學習如何放牧,年輕女性則更多地負責烹飪奶茶、黃油、奶酪或制作皮革。他們依靠狩獵補充肉類食物,并不會輕易殺死馴鹿。
不過,這種生活的維持也是困難重重。《外交學者》雜志報道,2012年,蒙古政府將查坦人大部分的傳統(tǒng)牧場劃歸到國家公園中,禁止捕獵、限制露營,以保護在過去幾十年中遭到破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新規(guī)已然沖擊到了查坦人的生存基礎。
每年夏季,一支由十幾個家庭組成的查坦族人會離開雪原,來到庫蘇古爾湖旅游區(qū)附近生活,以獲得更多旅游收入,畢竟對于普通游客而言,騎馬數(shù)小時進入深山雪林,到達他們真正的家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旅游區(qū)過于溫暖的環(huán)境,卻正在威脅馴鹿的健康,進而影響到查坦人的生計。
從數(shù)字上來看,蒙古國的獵鷹人、馴鹿人正在日漸消亡,所謂“最后的凈土”,如今已不剩幾方。但換下傳統(tǒng)服飾,改掉鄉(xiāng)音,以更現(xiàn)代的姿態(tài)融入城市之中的年輕族人,他們身上仍留存有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強大生命力,他們與自然之間的紐帶依然緊系。
或許正因如此,來到蒙古國的冒險家蒂姆·寇普(Tim Cope)才會產(chǎn)生這樣的切身體會:
“感受自然的氣息,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體會周圍的一切。在冬天,你甚至會察覺到白晝縮短了一兩分鐘。如果我在公寓里呆上一周,我就會完全忘記月亮在做什么、星星在哪里、天氣是什么樣,我會開始失去力量。”
烏蘭巴托的日與夜
蒙古國什么東西多?礦產(chǎn)、牛羊和藍天。這里被稱為“永恒藍天之地”,一年可以有250個晴天。
夏天是來蒙古最好的季節(jié),天藍草綠,氣候溫暖,草原文明和天然美景構成了這個國家的吸引力。
晴天和草地之間,是7000多萬頭牛羊,其數(shù)量是蒙古國人口的20倍。在這片面積全球排名第18位的土地上,生活著全球密度最低的人,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口擠在首都烏蘭巴托。
對于游客而言,常規(guī)的旅游線路通常以首都烏蘭巴托為起點。 不僅因為它是這片草原上唯一的大城市,也因為蒙古僅有的兩個國際機場,都在這里。
烏蘭巴托坐落于蒙古國的東北部,是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在1778年最終確定其位置之前,烏蘭巴托曾經(jīng)遷徙過28次。
在烏蘭巴托,你可以游覽各種博物館、重要歷史古跡博格多汗宮、蘇赫巴托廣場。在城外不遠處,還有著名的成吉思汗雕像群,高達40米,參觀者可以乘坐電梯從馬脖子的位置出來,俯瞰周圍的茫茫草原。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烏蘭巴托就是一座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組成的城市。 除了海量雕像,成吉思汗還會出現(xiàn)在博物館墻上、國際機場招牌上、星級酒店大堂里,以及流通的錢幣上,甚至游客從蒙古國旅游回來也能帶上一份成吉思汗紀念品。
當?shù)刈盥≈氐墓?jié)日,也與成吉思汗的某次勝利有關。蒙古國的那達慕大會于每年7月11日至13日在烏蘭巴托國家體育場舉行,包括摔跤、射箭和賽馬三大項目。同時,每個地區(qū)和村莊也都會舉辦自己的慶?;顒?,使這段時間成為蒙古草原上最熱鬧、最快樂的時節(jié)。
不久前,蒙古國政府宣布將2023年至2025年作為“探訪蒙古國之年”,發(fā)出“歡迎來到蒙古”倡議,期待通過旅游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收入。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蒙古國接待外國游客數(shù)量超過65萬人次,旅游業(yè)創(chuàng)收12億美元。俄羅斯、中國和韓國是蒙古最大的游客來源國。據(jù)蒙古旅游部2019年的一項調(diào)查,前往該國的游客中有49%年齡在40歲以下。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小眾的音樂、小眾的美食、小眾的時尚,來到這個小眾的旅游國度,烏蘭巴托的魅力,不只是在“那么靜那么靜”的夜里。
江蘇蘇訊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本網(wǎng)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