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追憶歷史,為何選擇于都作為出發(fā)地?
來到江西于都,必打卡的地方當屬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紀念園位于渡江大道東段,由主題雕塑、集結廣場、紀念碑廣場、長征渡口、紀念館等部分組成。在長征出發(fā)的地方,遙想當年,心潮澎湃。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巋然屹立,碑身為雙帆船造型,象征著中央紅軍從這里啟程,不畏險阻,揚帆出征。
紀念園內最具意義的景點就是長征出發(fā)地舊址東門渡口了。1934年秋,8.6萬紅軍戰(zhàn)士從東門渡口等8個主要渡口渡過于都河,踏上充滿艱難險阻的長征路。
于都河畔靜悄悄,平靜地倒映著高樓綠樹。然而89年前的秋天,一切都不平靜。彼時中央紅軍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的第一步便是要跨過于都河,河面寬闊且無橋可行。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當地人民每天下午架浮橋,紅軍夜渡后再把橋拆除,渡河的四天時間里架橋拆橋達15次。
園內歷史人文氣息濃厚,徜徉其中時時引起追思,中央紅軍渡過于都河的場景恍若昨日。
兩層樓高的紀念館內向人們展示了紅軍長征的歷史,陳列分四個部分——出擊贛南 開辟蘇區(qū);戰(zhàn)略轉移 出發(fā)長征;浴血奮戰(zhàn) 長征勝利;長征精神 代代相傳。
館內布展顏色深沉,盡顯莊嚴肅穆。珍貴的文獻實物,詳細的文字介紹和沙盤模型,記錄著紅軍長征前后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紅軍開始長征正是秋季,隨之而來的就是寒冷的冬天。紅軍戰(zhàn)士身上穿的是單薄衣物,腳上踩的是草編的鞋子,時時刻刻經受著寒冷、饑餓、疲勞、疾病的考驗,然而他們卻意志堅定,從未退縮。
就是這些如今看起來極其簡陋的衣物、用品,也是當時蘇區(qū)人民勒緊褲帶,節(jié)衣縮食,為戰(zhàn)士們籌集的。紅軍在于都期間,當地人民傾盡所囊,把最好的房子給紅軍做營房,用珍貴的食物犒勞軍隊,婦女則徹夜趕做草鞋,期盼紅軍早日凱旋。
在長征出發(fā)的地方,心緒總是難平。如果有機會,帶著孩子來于都吧,在這里遙感革命先輩們的壯懷激烈,追尋“萬里長征”的紅色記憶,讓長征精神世代相傳。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