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北京教委:超過4成符合條件干部和教師已參與交流輪崗

超過4成符合條件干部和教師已參與交流
2022-10-17 15:58 來源: 編輯:網易教育 瀏覽量:0

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目前,北京市超過四成符合條件的干部和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其中,全職交流輪崗干部教師占參與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五成;參與交流輪崗的區(qū)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占參與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四成。“各區(qū)交流輪崗機制已初步形成。”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去年8月,北京市明確提出要把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作為落實“雙減”工作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促進校內教育整體提質增效。去年9月,北京市完成第一批東城、密云兩個區(qū)試點,今年2月完成了第二批西城、海淀、朝陽、大興、門頭溝和延慶六個區(qū)試點,并于今年8月在全市全面推開。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跟蹤評估效果看,超過九成參與交流輪崗的干部教師對交流輪崗整體認同度高、適應性強、與新工作單位的同事交流順暢程度高;超過九成的骨干教師認為交流輪崗開始后“自己在職業(yè)發(fā)展上有了新的收獲”“能促進教師職業(yè)更快的發(fā)展”“感受到更大的職業(yè)成就感”“為新的工作單位帶去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為新的工作單位帶去了新的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新工作單位的學科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優(yōu)秀教師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家長對學校師資的滿意度”。

據了解,自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在北京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推進了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讓城區(qū)、名校優(yōu)質干部教師向一般學校、鄉(xiāng)村學校流動,促進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單體學校的供給向學區(qū)供給、教育集團供給、區(qū)域供給轉變,拓展優(yōu)秀干部和高質量教師基本公共服務范圍,整體推進校內教育提質增效,縮小區(qū)際、校際教育資源的既有差距,增進了學生的學習實際獲得感和家庭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

為了更加有效地對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北京市各區(qū)在推進過程中,開展了深入的調查,在學區(qū)、教育集團和全區(qū)層面形成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的供需報表,建立干部教師資源供需臺賬,統(tǒng)籌協調、精準匹配交流輪崗干部教師。

為了助力教師的自主發(fā)展,北京市在政策推進過程中,明確了交流教師的預期目標和關鍵任務,對交流教師進行過程化管理,有助于讓真正合適的干部教師流入真正需要的學校,自下而上調動教師和學校對于交流的積極性。同時,北京市各區(qū)結合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訂相關配套措施,提供政策支持,統(tǒng)籌編制管理,改進崗位管理辦法,改進公開招聘方式,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有效破解制約交流輪崗的制度性難題。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目前,北京市超過四成符合條件的干部和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其中,全職交流輪崗干部教師占參與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五成;參與交流輪崗的區(qū)級及以上骨干教師占參與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四成。“各區(qū)交流輪崗機制已初步形成。”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去年8月,北京市明確提出要把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作為落實“雙減”工作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促進校內教育整體提質增效。去年9月,北京市完成第一批東城、密云兩個區(qū)試點,今年2月完成了第二批西城、海淀、朝陽、大興、門頭溝和延慶六個區(qū)試點,并于今年8月在全市全面推開。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跟蹤評估效果看,超過九成參與交流輪崗的干部教師對交流輪崗整體認同度高、適應性強、與新工作單位的同事交流順暢程度高;超過九成的骨干教師認為交流輪崗開始后“自己在職業(yè)發(fā)展上有了新的收獲”“能促進教師職業(yè)更快的發(fā)展”“感受到更大的職業(yè)成就感”“為新的工作單位帶去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為新的工作單位帶去了新的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新工作單位的學科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優(yōu)秀教師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家長對學校師資的滿意度”。

據了解,自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在北京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推進了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讓城區(qū)、名校優(yōu)質干部教師向一般學校、鄉(xiāng)村學校流動,促進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單體學校的供給向學區(qū)供給、教育集團供給、區(qū)域供給轉變,拓展優(yōu)秀干部和高質量教師基本公共服務范圍,整體推進校內教育提質增效,縮小區(qū)際、校際教育資源的既有差距,增進了學生的學習實際獲得感和家庭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

為了更加有效地對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北京市各區(qū)在推進過程中,開展了深入的調查,在學區(qū)、教育集團和全區(qū)層面形成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的供需報表,建立干部教師資源供需臺賬,統(tǒng)籌協調、精準匹配交流輪崗干部教師。

為了助力教師的自主發(fā)展,北京市在政策推進過程中,明確了交流教師的預期目標和關鍵任務,對交流教師進行過程化管理,有助于讓真正合適的干部教師流入真正需要的學校,自下而上調動教師和學校對于交流的積極性。同時,北京市各區(qū)結合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訂相關配套措施,提供政策支持,統(tǒng)籌編制管理,改進崗位管理辦法,改進公開招聘方式,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有效破解制約交流輪崗的制度性難題。

原文地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HJSK6AKE0514R9KE.html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