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敗了”
本田,“敗了”
本田輸在了電氣化?這肯定不是全部。年輕化固然迎合了部分市場,但也讓放棄了原來使用滿意度較高的本田客戶的升級市場,更為關鍵的是,飛行員這樣的可能PK漢蘭達車型的遲遲不能引進中國市場,這些原因的疊加才會導致本田今天的尷尬。
文/每日資本論
2023年,日系“神車”本田狠狠地踩了一腳剎車。
12月2日,本田汽車表示,由于迅速轉向電動汽車市場,燃油車銷量比重將大幅降低,公司將解雇中國合資企業(yè)廣汽本田約900名合同工人。此次裁員比例約為廣汽本田員工(約1.3萬名)的7%。
此次裁員是本田自1998年與廣汽合資生產汽車以來第一次實施官方裁員。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廣汽本田2023年前10個月銷量總計約49萬輛,同比下降18.5%。
廣汽本田方面表示,廣汽本田并沒有裁員,只是終止了勞務派遣公司的協(xié)議,并對勞務派遣人員依法依規(guī)、及時地提供了經濟補償。此次對應生產的階段性人員調整,對廣汽本田產線,以及新能源、智能化戰(zhàn)略均不會產生影響。
盡管如此,本田在華市場的迅速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Honda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Honda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156.1540萬輛,其中,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全年終端累計銷量為76.8268萬輛;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全年終端累計銷量為79.3272萬輛。
2022年1~12月Honda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137.3122萬輛。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全年終端累計銷量為72.0716萬輛;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全年終端累計銷量為65.2406萬輛。而2023年1月到9月,Honda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總銷量達83.1305萬輛。
簡單地從數(shù)據(jù)層面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一個結論,近三年來,本田在華銷售量持續(xù)下滑。
更為重要的是,2023年,中國中型車市場呈現(xiàn)出增長的趨勢,1-9月國內中型轎車市場的累計零售銷量達到218.3萬輛,同比增長14.8%。但原來常年穩(wěn)居中型車銷量冠軍的本田雅閣在今年1-9月累計銷量為12.0061萬輛,同比減少25.5%,銷量跌去四分之一。
還有在SUV市場曾經熱得發(fā)燙的CRV,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1月到9月其銷量為12.8365萬輛,同比減少22.5%,僅排在第八名。
眾所周知,這兩款車都是本田在中國市場的“神車”,分別都是轎車和SUV市場的領軍車型,如今都出現(xiàn)了大幅下滑,是否意味著本田在中國市場真的要敗了呢?
雖然還沒有最終答案,但本田的滑落已是不爭事實。對于本田的遭遇,部分市場人士以及部分媒體將問題歸咎中國電動汽車發(fā)展勢頭迅猛,而日系車并未重視。雙方在戰(zhàn)略上發(fā)生了嚴重偏差,日本死盯著氫能源,因此近兩年推出的大部分還是以燃油車以及混動型為主。
沒錯,這肯定是原因之一。乘聯(lián)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批發(fā)市場份額達60.1%,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已經跌破4成。而2021年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還仍為41.2%,僅過去不到兩年時間。
但,這是全部嗎?顯然不是。就本田來講,“每日資本論”認為,其輸給了自己,輸給了自己對中國市場的態(tài)度。
曾幾何時,本田的任何一款車,比如,飛度、思域、雅閣以及CRV,都在中國市場引起過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并且都有過霸屏過銷量榜第一名的驚人之舉。但不得不說,“買車送發(fā)動機”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尤其是,好的車型、好的技術并沒有投放中國市場依然賺得盆滿缽滿,本田似乎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是的,在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就是這么被人過來了。先說說雅閣,中國人對雅閣的熟知應該是從第七代和第八代開始。公允地講,第八代雅閣是雅閣系列的經典之作。盡管,雅閣進行了減配把價格打18萬以下,當時視為驚人之舉,但這并不影響其作為一款商務轎車的定位,深受消費者追捧。
但到了第十代雅閣上,全面的年輕化,雖然銷量依然高居不下,而且大部分消費者為年輕用戶。問題在于,本田在海外市場成熟的2.0T+10AT的經典動力不用,用1.5T的發(fā)動機,難免有小馬拉大車之嫌。
核心是,雅閣抓住了年輕人,卻并未讓本田在中高端轎車領域有縱深。比如A6之后還有A8,供升級的客戶使用。而價格下探之后,年輕人是喜歡,但愛的快,換車也快。
更為關鍵的是,原來的本田車主其實對本田還是比較信任,而且大部分會隨著年齡增長,對車的消費也會隨之升級,但本田由于沒有產品縱深,等于拱手放棄了30萬元以上的這一塊市場。因此,現(xiàn)在回過來看,年輕化到底怎么玩,也是本田需要深思的問題。
再來說說,本田另一款神車CRV。這款車毫無疑問一度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夢想,它是一個緊湊型SUV的標桿。但這款車在歷經了幾代,總體來說,改變并不多。插一句,這就不扯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的歷史,以及本田對這兩家車企的規(guī)劃上的心思。
當本田想用歌詩圖這個跨界車來拉高一下SUV的身段之后,發(fā)現(xiàn),埋單的人很少。最終,其上市6年后退出。之后,本田又推出了冠道,對應東風本田的URV。這一款車一度讓市場對其充滿期待,價格適中,空間大,還說是本田系列中靜謐性最好的車型。但上市之后,這款車的1.5T發(fā)動機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現(xiàn)象以及,油箱較小的問題讓部分消費者卻步。
不能不提的是,中國SUV市場火的發(fā)燙,而本田在海外市場有一款“飛行員”的7座SUV,價格也就在20萬元左右,卻遲遲不能引進中國。網上有評論認為,這是本田擔心對冠道以及CRV產生沖擊,所以才遲遲不引進。
有個細節(jié)需要注意。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長城靠SUV蓬勃發(fā)展。試想,本田若能在CRV大火之后,用飛行員去作為迭代產品,挺進中大型SUV市場,沒準是本田在華SUV市場的第二春??纯淳W上很多網友在各種論壇里詢問本田什么時候引進飛行員到中國,就知道這款車絕對有大賣甚至干掉豐田漢蘭達的潛質。
遺憾的是,這種聲音或許并未傳到本田的決策層面,又或是本田的決策層就那么固執(zhí)地認為,靠原來的產品就能在中國市場通吃。到底什么原因,也不去多猜測,結果是,至今這款車仍未能進入中國市場。
簡單說,本田要在中國市場重新打個翻身仗。第一步要緊跟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的脈動,順勢而為。當電動車時代到來之時,依然我行我素或者在另外賽道上狂奔,顯然不太可取。戰(zhàn)略方向的失敗通常會致命。
第二步,燃油車依然是個龐大的市場。2023年上半年累計汽車銷量達到954萬輛,雖然燃油車同比下降6.47%,但累計銷量依然高達658.2萬輛。對于本田來講,及時調整戰(zhàn)術,端正態(tài)度,要想在中國市場持續(xù)賺錢,就得拿出真正贏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這個產品包括了車型更迭、技術更迭、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同步等等細節(jié)。
還有質量問題。自2014年以來,由于安全氣囊、滑動門和發(fā)動機等零部件問題,本田發(fā)生了一系列召回事件,這使得其擁有最佳質量和效率基準的地位受到嚴重損害,而且質量危機也在沖擊利潤。
2019年,《路透社》的一篇報道稱,質量問題導致本田全球汽車業(yè)務的營業(yè)利潤率下降到2%-3%,在規(guī)模較大的競爭對手正在建立聯(lián)盟合作伙伴關系、對業(yè)務進行全面整改以增強實力之際,本田的回旋余地卻越來越小。
不過,總體來講,本田車如果能夠正常保養(yǎng),故障率還是很低的,看看那么多的日系車消費者就知道。但日系車減配,以及相關的發(fā)動機和技術不同步引進到中國市場等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些都有報道,就不再贅述了。
最后還得再提醒一句,不管什么產品,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那將變得一錢不值。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