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踐行務實作風 擦亮實干底色

2025-03-27 15:16 來源: 供稿 編輯:沙風 瀏覽量:0

在云南怒江大峽谷的"溜索改橋"工程中,工程師團隊用365天堅守換來天塹變通途;在甘肅定西的梯田建設現(xiàn)場,基層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打造"中國梯田博物館";在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紀念館里,青年講解員用鮮活案例講述改革故事。這些新時代的奮斗場景,生動詮釋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刻內涵。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年輕干部必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將務實作風融入血脈,讓實干底色更加鮮明。

務實作風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從《尚書》"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的訓誡,到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操守;從王充"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的實踐觀,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務實作風始終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從"農村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抉擇,到"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從"精準扶貧"的精準施策,到"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系統(tǒng)推進,務實作風始終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在破解難題中彰顯務實擔當。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fā)展進入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的時期。在芯片研發(fā)領域,中科院微電子所青年團隊扎根實驗室十年,突破7納米刻蝕技術;在深海探測領域,"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實現(xiàn)萬米下潛,創(chuàng)造多項世界紀錄;在糧食安全領域,"海水稻"團隊在鹽堿地實現(xiàn)畝產800公斤,為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這些科技突破背后,是科研人員"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務實態(tài)度。在基層治理中,浙江"楓橋經驗"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化解矛盾;在城市更新中,上海"城市微更新"項目注重保留歷史肌理,實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有機融合。這些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在知行合一中錘煉務實本領。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當代青年干部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廣闊天地,"新農人"用直播帶貨打破農產品流通瓶頸,用智慧農業(yè)提升生產效率;在城市治理的智慧化進程中,"數字工匠"開發(fā)"城市大腦"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一網統(tǒng)管"。這些實踐經歷告訴我們,只有把書本知識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才能煉就"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真本領。正如《荀子》所言:"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務實作風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當我們在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勇攀高峰,在基層治理一線化解矛盾,在民生服務窗口傳遞溫暖,就是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讓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書寫更多"務實擔當、實干興邦"的精彩篇章。(劉東正)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