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把“讓群眾滿意”作為政績考核的“硬指標”

2020-11-16 16:26 來源: 編輯:供稿 瀏覽量:0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fā)《關于改進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要求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政績的重要標準。(人民日報)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政績考核是推動工作的“風向標”,也是選人用人的“指揮棒”。建立什么樣的考核評價體系,就是在倡導什么樣的政績觀、鍛造什么樣的干部隊伍。中組部的《通知》強調要“引導領導干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就是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為民宗旨,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毋庸諱言,在現實中,政績考核還不夠精準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門習慣于關上門來自說自話、自吹自擂;對群眾的意見充耳不聞,對上級的意見奉若圭臬,一門心思只想要到領導的“肯定性批示”,不計成本地打造“政績”。無論是獨山縣盲目舉債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還是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qū)范圍內建設巨型關公雕像,這些“政績工程”的背后,其實都是當地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出現了偏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績。“政績工程”雖然光鮮亮麗,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不好,即便有了“面子”,也會失去民心;尤其是政績工程中往往存在腐敗問題,便是連面子也保不住。

讓人民“點單”,讓考核指標更有溫度。只有把群眾的評價作為衡量政績的尺度,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當然,群眾的評價畢竟不是GDP,諸如群眾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滿意不滿意之類的,很難簡單量化,這就要在堅持發(fā)展導向的同時,通過群眾提議、部門論證、代表票決等方式,確定年度需要完成醫(yī)療、教育、就業(yè)、脫貧、生態(tài)等的民生實事,讓政績更有“溫度”。

讓人民“打分”,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政績考核這張答卷,不能全部由政府部門自己說了算,而應該增加群眾的話語權,讓群眾來評價打分。通過問卷調查、網絡投票、電話訪談等方式,更多地聽取民意,督促各級領導干部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增強政績的厚度。

讓人民“共享”,讓發(fā)展成果更有廣度??茖W發(fā)展觀的核心的核心在于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過再長的路,走到再遠的未來,“人民”都永遠是我們的關鍵詞。只有讓改革發(fā)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我們這個“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人民政黨,才能真正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讓政績更有廣度。(周文郁)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