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蘇訊快評丨基層調研豈能靠“實景演出”出圈

2024-06-14 08:28 來源: 供稿 編輯:沙風 瀏覽量:0

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人民日報 6月6日)

只打掃調研線路必經的道路,只粉刷沿線的房屋和院墻,把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參觀意義的標志物整體遷移到線路上來,對線路經過的群眾、家庭突擊培訓,以備突然詢問……“整個調研成了一場各司其職、按部就班的“實景演出”。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強調,不做表面文章,進一步解決調研集中扎堆、只調不研等問題。

眼睛向下,給調研“畫框”。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本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科學決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有的黨員、干部沒有認識到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在開展調研時,存在“甩手式調研”匆忙趕場子,沒時間座談,臨走要材料,也有“盆景式調研”,提前規(guī)劃路線,擺出“花架子”,作秀擺樣子,不僅未能取得實效,還給基層干部增加了負擔等形式主義問題。調研要學會眼睛向下看,深入基層一線,讓群眾講實話、聽群眾說心里話,真正把實情摸透。

腳步向下,給調研“定調”。調研是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問計于民、求教于民、造福于民的法寶。一些極少數地方采取“作秀式”調研,在“精挑細選”“走經典路線”式調研上下繡花功夫,這種現(xiàn)象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越拉越遠。長此以往,造成黨員干部更加不重視調研成果,而是在調研過程中對上虛與委蛇、一心應付。調研就要腳步向下,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苗頭傾向,以釘釘子精神擔起重任,展現(xiàn)作為,為調真研、真調研保駕護航。

身子向下,讓調研“破圈”。如何讓調查研究破除“形式主義”怪圈,應當追求“輕車從簡”“輕裝上陣”,黨員干部下基層調研,不能當做“逢場作戲”,說啥都看稿子、走哪都隨路線。要多走隨機性的“自選路線”看“后院”、看“角落”,少走有準備的“規(guī)定路線”看“門面”、看“窗口”;要多坐一些群眾的“矮板凳”,聽聽群眾“心里話”,而不是簡單地翻一翻“臺賬資料”、聽一聽下級匯報,既減少基層單位為接待調研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又避免外界的影響和誤導。唯有這樣,不走過場、不做虛功,讓調研回歸本位,才能真正解決基層的急難愁盼,贏得群眾信賴與支持。(文/曹瑞曉)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