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訊快評丨“領導”加好友騙局何以屢試不爽?
“領導”加好友騙局何以屢試不爽?
領導添加好友有事相求?公司主管新建QQ群談大生意,需要自己幫忙實時轉賬?遇到“領導”的請求,部分人會認為是自己在領導面前“露臉”和“表現(xiàn)”的機會,誰知到頭來竟然是個騙局。(4月11日,中國經濟網)
去年底,有騙子冒充鄉(xiāng)黨委書記,要加鄉(xiāng)內某村支部書記為微信好友,村支書一看,來自本微信群,頭像也是領導的,姓名也是領導的,聲音也是領導的,于是放松了警惕,殊不知騙子開始以領導的口吻說話,最后說最近手頭有點緊,要“倒一手錢用一用,過幾天就還”,村干部一看是“鄉(xiāng)領導”借錢,就爽快地轉款了,殊不知正中了騙子的詭計,遭騙了3萬元,還把村支書給拉黑了,打電話報警后至今也沒有追回被騙款項,真是后悔不迭。
在群里一打聽,才知道這騙子冒充本鄉(xiāng)領導行騙多次,不僅騙微信群內的村組干部,還騙縣領導,由于縣領導及時打電話給鄉(xiāng)領導,才知道有網上騙子潛伏群內行騙一事,騙子雖然成功率低,只騙得逞了一次,但是其膽大妄為的確讓下屬人員有些防不勝防。從中國經濟網報道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騙子冒充領導詐騙案件可謂高發(fā),手段如出一轍,特別是冒充公司領導行騙屢屢得手,只有極少數(shù)下屬反應快才幸免于騙局,可謂是防范意識挽回了損失。
騙子長期冒充“領導”,去詐騙真領導的下屬,何以膽大妄為、屢屢得手?據(jù)筆者分析,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則,不少行政和企業(yè)的下屬干部職工有官本位思想,生怕“領導”是真領導,不借錢心理過不去,生怕領導給自己“穿小鞋”,以后日子不好過,騙子也正是利用這種心理行騙;二則,騙子做的頭銜、錄制的聲音、口吻非常神似、口音也真假莫辨,讓人覺得是“真領導”在加自己、看得起自己,即便是被借錢,也不好意思打電話核對;三則,有些山區(qū)鄉(xiāng)村干部沒有經歷過被騙的場景,也很少聽說過被騙的細節(jié),難免被騙子花言巧語忽悠而上當受騙;四則,有些干部職工被騙以后,生怕別人說自己笨蛋、傻子而不敢報警,不敢公開騙子的惡劣行徑,也變現(xiàn)地讓犯罪分子膽子越來越大;五則,絕大多數(shù)騙子藏在國外一些地方,以電信詐騙為職業(yè),電腦技術非常高明,以話術本為行騙“指南”,整天研究騙人的切入點,更以為警察逮不著,非常地膽大妄為。
要破解日益猖狂的“領導加好友”騙局,不是一招一式、單打獨斗所能夠解決的,“領導加好友”騙局的實質問題,就是電信詐騙案件,這是一個困擾中國治安多年的問題,雖然現(xiàn)在有所收斂,但從事此類新型犯罪人員還不少,必須多管齊下加以解決,比如,由政法部門牽頭組建多個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形成打擊合力;開展國際合作,引渡電信詐騙犯罪分子、收回被騙資金;網絡電信部門開展凈網行動,進行預警干預,對來自國外的短信、鏈接進行嚴格審核并追根溯源;公安部門將警示做成鈴聲、進群、進村入戶開展宣傳警示,提高群眾防詐騙的警惕性;金融部門對往來資金實行延時提取、實名取款、人臉人眼識別取款制度,對異地取款進行聯(lián)審制度等等,通過多方聯(lián)合打擊防范,確保全面遏制電信詐騙、確保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杜才云)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