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訊快評丨“一記耳光”折射的權力傲慢當警醒
“一記耳光”折射的權力傲慢當警醒
1月17日晚間,一則市委書記“掌摑”市政府秘書長的信息開始在網絡媒體上傳播。據說,是因為事前秘書長惹惱了市委書記,所以發(fā)生這樣的場景。
上級辱罵、毆打下屬這樣的事例已不是第一次發(fā)生。黨的十八大以來,雖然“任性”的權力大有收斂之勢,但積久形成的官僚主義和官僚習氣很難迅速消失,各級官員由于手握大大小小的權力,被視為最容易傲慢的群體之一。中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官本位傳統(tǒng)的國度,在這樣的國度,官本位已經深入人心,滲透到民俗文化之中。官員的傲慢在本質上跟官本位的文化和制度有關。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市場經濟的轉換,依靠權力推動的市場化改革,不可避免地逐漸實現了權錢的結合。有了大筆金錢的權力,在新的形式下變得更加驕橫。很多地方官、實權官員,或者權力很大的壟斷國企老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幾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由于中國經濟高速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權力拉動的。為了維持高速的發(fā)展速度,沒有人樂意放棄這樣的路徑。所以,一把手的全權負責制泛濫,一把手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壞事,無論干什么,都沒有機制能遏制他們。隨著官員的腐敗增加,傲慢的程度也增加。筆者認為,要根治官員的“牛氣”資本,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加強現代政治教育,提高官員的公仆意識。這樣做可以使官員明白手中的權力來源,消除權力傲慢的土壤,也讓廣大人民群眾克服“臣民”的愚忠思想,理直氣壯地敢于對官員的不當行為行使監(jiān)督權,從而以強大的群體壓力使官員的傲慢無以生存。
改革國家治理結構。目前的主要改革方向應該是向地方適當分權,即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權力,包括政府機構設置權、行政審批權、財政支配權、公共設施和項目的決策權等方面,中央和上級政府不宜頻繁利用行政命令的手段約束地方政府和下級政府。
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適當擴大地方人大在決定政府組成人員中的作用,除了選舉權外,還可以大力加強人大的人事彈劾權,從而讓被選舉的官員清晰地明白其權力來自于人民的選擇。
完善監(jiān)督機制。一是可以引入外部民眾參與考核的機制。除此之外,還可以就某一專門政府管理問題向民眾展開調查,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的意見、批評和建議等作為完善規(guī)章制度和實施獎懲的依據之一。二是加強和完善輿論監(jiān)督機制,將官員的傲慢置于廣泛的輿論監(jiān)督之下而無以遁形。(蔡菲菜)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